完成日期:1998年7月13日
![]() (这篇文章是98年夏天写的,应该改成“现在的主流机型”啦……) P200 MMX + S3 VIRGE /DX 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市场上的主流机型。当我们有一天为了这样一台配置的机器已经降到以前不可思议的低价位而雀跃时,却突然发现,随着厂家报价单上数字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随着隐藏在广告、价格、品质、售后服务后面的厂商实力的逐渐展示,随着人们心中的逐渐有底,未来的主流机型已经在向我们招手。我对主流机型的定义是这样的:主流机型是指在一定时期被大多数购机者所普遍接受的一套配置,它是电脑硬件发展史的一个台阶,也是众多软件厂商为之编写软件的依据,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阶段内大多数软件要求的“最低配置”或“推荐配置”,例如486-66和P90。因此,达不到这个配置会无法运行一些软件,而超过这个配置会造成浪费。所以,面对电脑市场上千变万化的组合,一位真正的行家往往会毫不犹豫地购买主流机型。一般来说,主流机型的价格在八九千元左右。 下面就让我们对这一代逐渐露出轮廊的主流机型进行分析。 1 .CPU与主板BX主板加PII 350 CPU。虽说AMD的K6-2异军突起,赢得一片叫好声,但毕竟短期还不可能撼动INTEL老大的地位。那么PII350是否太高档了一点呢?对于一般用户来说,现在PII 350还是“天价”。事实上,只要略加分析,事情是很明白的。100M的外频是大势所趋,Scoket 7上已经全是100M的天下,眼看MVP3、SIS 5591、ADD V风起云涌,Intel 苦心经营的Slot 1岂肯甘居人后。只支持66M外频的LX板只是过渡产品而已,Intel不可能用它来对抗Scoket 7阵营,而要用上100M外频的BX板,就势必要PII 350的CPU。没听说过超频成为标准配置的!贵?放心好了,说降就降。为了使这种配置成为标准(INTEL想的和我一样?),估计明年初会降到2000元以内。何况各项性能都不在PII 300以下的AMD K6-2 300已经虎视眈眈,报价仅为千元出头,已经不止便宜25%了。PII 350再不降价,更待何时? 主板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都不错,较为常见的华硕 P2B和微星MS-6116价格相近,作工精良,性能稳定,是很好的选择。INTEL原产的SE440BX主板以极佳的稳定性著称,但不支持超频。微星另有尺寸较小的6119板,价格略低,但不多见。(微星这一阵来的市场攻势很猛!)2. 显示卡 3D 加速卡无疑是最受发烧友瞩目的一个领域,每次得到新的价目表,我都先看显卡那一部分。真是群雄逐鹿,天下大乱。RIVA 128一度在AGP显卡中独领风骚,但差强人意的画质、最高4M显存的限制、相对较高的价格让它已经风光不再。那块吓死人的RIVA TNT(据说比SLI模式的VOODOO2还快)迟迟未见动静,估计其重夺领袖宝座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TRIDENT的9750、9850虽然因良好的性价比而颇受青睐,但其绝对性能仍嫌不够,难以在真正的高档3D卡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S3这一阵似乎处于低迷状态,仅靠过时的S3 Virge系列打价格战生存,始终没有拿出具有威胁性的产品。它最新展示的S3 savage虽然据说性能不错,但真正要站稳脚跟,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吧。MGA以火爆的广告攻势打入中国市场,其名牌的魅力确实也迷倒了一大批人,但人们很快就发现,考虑到它的价格,实在是太划不来了:刚推出时在2000元以上的Mystique 220(4M版)几个月内已经降到600元以下!而它的性能也并没有说的那么好。MGA的主打产品G100,以我个人的经验,并不被一般用户看好。虽说G200即将推出,但MGA怎么看也不象会成为市场主流的样子……至于ATI,在国外似乎人气度很高,但国内的大多数玩家对其是不屑一顾的。INTEL 的i740挥刀杀入显卡市场,曾经引起议论纷纷。无疑,它采取的技术是相当先进的,诸如并行数据处理(PDP)、直接内存执行(DME)等,都是业界领先的。在各种测试中表现出来的性能也让人相当满意。但当时就有人指出,可能是INTEL针对这些测试软件专门做了手脚,因为它在运行各种大型软件时的实际表现远没有那么突出,在速度上还比不上RIVA 128。而且,INTEL推出它时上面附带的一个大大的风扇,令人有望而生畏的感觉。(当时我还想,INTEL做CPU做昏了头,把CPU风扇也做到显卡上来啦!这样我的机箱真的要变成烘箱了)再加上它那时候的高昂价格,我曾经以为这也只是3D显卡中较为高档的一块罢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吸引力。谁知老大就是老大,时间一久,i740就势不可挡地显出王者之象来。记得我第一次看到8M显卡的i740卡竟然只报千元出头时,差点连眼镜都掉了下来。如今,最便宜的带8M显卡的i740卡已掉进了700元,这就是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哪!(INTEL也打起价格战来了,想想那256K的岁月,我在做梦吗?)价格降到这个份上,i740的种种好处也逐渐为人们所注意了:支持3D特效众多,图像质量优秀,为DVD解压做了优化,同时对游戏和应用类软件提供硬件加速支持,兼容性好(谁敢不兼容INTEL老大的东西,找死吧),而且受CPU速度的影响很大,在PII 350上跑起来可以把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它是INTEL的产品,INTEL的CPU+主板+显卡珠联壁合,用着都踏实些。这也证实了一句老话,PC市场上质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市场策略和实力有时远比产品本身重要。不知为什么,i740使用了205MHZ的RAMDAC而不是流行的230MHZ,使得它在1280*1024的分辨率上只能达到16位颜色(85M刷新率),这也许令一些搞图像处理的朋友有美中不足之感。但是,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已经足够了。即使是最新潮的游戏,也没听说达到1280*1024*24位色的。如果真发展到了那步田地,这块i740卡还不一定带动得起来哩!何况大多数微机并不是专门用来玩游戏的。 现在市面上的i740卡已经满地开花,新版本改善了发热,风扇也去掉了。华硕的AGP-V2740和微星的MS-4419都带8M SDRAM显存,质量上无可挑剔,只是前者要贵一些。华硕的V2740/N和V2740/P可以分别以N制式和P制式输出视频信号。INTEL原装的Express 3D只带4M SGRAM,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不过听说8M版本马上就要推出了。 3. 内存 我毫不犹豫地认为应该是 128M。有人说,你估计的数目也太大了吧!确实,很少有程序要用到这么大的内存。但现在内存是抢手货,见者有份。AGP技术就是专门为了从主内存口里夺食而设计的,PCI声卡也是通过把波表文件放在主内存中来降低成本。一旦跑起大型的3D软件来,说不定显卡就得在主内存里占上三四十兆作纹理贴图,PCI声卡再塞进个4M、8M的波表文件,再加上贪得无厌的“瘟酒吧”,您说,64M能玩得转么?现在带SPD的64M SDRAM价格在500元左右,128M带SPD则索价1000元以上。到明年初它总会降到千元之内吧(也许还不止),就内存的重要性而言这个价格并不贵,想想1600元买4M内存的日子吧! 4.显示器 是该 17寸显示器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了。其实在国外,17寸显示器早已也成为家用及大多数商用机的标准配置,在国内,半年前大家还热衷于14寸向15 寸的过渡。记得当时商家的广告上还很显眼地登出一段分析,说在中国由于价格的原因,17寸显示器在几年之内不可能成为标准配置,15寸才是您最好的选择。但现在,这个因素已经渐渐不再成为障碍。不但14、15寸显示器大幅降价,通用型的17寸显示器也悄悄降到了三千多元的水平,这是当年15寸显示器成为大众配置的开始。三星的700S、700S+和菲利蒲的107S都已降到3300元之下,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要。AOC S785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产品,.26,单键飞梭,最高分辨率1600*1280,色彩艳丽,足可应付专业玩家,索价仅3600元左右。预计到明年初,一般的17寸显示器将会降到3000元之下,用户的选择将向它倾斜。不管怎么说,即使不从这方面考虑,也不能委屈了那块强劲的显卡吧!严格说来, 15寸显示器虽然具有平面直角等先进特性,但只有17寸才能真正算得上“大屏幕显示器”。主要倒并不在于分辨率能提高多少,而在于显示面积大。即使用17寸上800*600,感觉就是不一样!9寸的小电视和34寸的大画王,分辨率都是一样的,您愿意瞧哪一台?5.硬盘 近几个月来,虽然 PC配件一度涨价,但硬盘价格总的说在稳步下滑,本人年初以1400余元购得的一只3.2G大“火球”如今已经跌进1100元之内。究其原因,正是昆腾、迈拓、希捷三巨头竞争愈演愈烈的结果。Seagate一度受到消费者冷落,但不愧是业界老大,凭借雄厚的实力推出了“大灰熊”系列,以IDE硬盘中从所未有的7200转转速、512KCACHE和液态轴承马达再度夺取了大家的欢心。Quantum毫不示弱地随之推出了同样具有512K CACHE的火球六代EL,单碟容量2.5G,性能比五代提高了12%。经笔者试用,除了速度上的提高外,噪音也大大降低了。火球系列一向以稳定性和速度著称,由于在83外频下也能稳定运行,因此也是超频爱好者的首选。Maxtor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气势如虹,钻石三代对火球四代、钻石四代对火球五代都是大比分胜出,“三年无推诿保修”更给人踏实的感觉。在这场白热化的战争中,Maxtor的钻石五代也已上市,分为两个系列:DiamondMAX Plus 3400,中文名称是“星际战士”,具有业界最高的3.4G单碟容量,但仍然是5400转+256K CACHE;DiamondMAX Plus 2500,即“金钻一代”,单碟容量2.5G,和大灰熊一样具有7200转+512K CACHE,容量设计为7.5G和10.0G,主要针对高端市场。一般说来,两个碟片的硬盘具有同系列中最好的性价比,最容易成为主流。从上面讲到的情况看来,未来的硬盘容量应当在5~7G之间。例如,火球六代为5.1G,钻石五代为6.8G。昆腾的火球六代为了促销,5.1G的型号现在仅售1330元。 6. 声卡与光驱ISA 总线的淘汰已是大势所趋,PCI声卡技术也日益成熟。市面上的PCI声卡良莠不齐,从200多元的大路货到上千元的高档产品应有尽有,较为著名的有帝盟(DIAMOND)的Monster Sound M80和启亨的呛红辣椒。PCI声卡的好处并不在于在音质有多大的提升,而在于大得多的带宽能提供大得多的音频流(从而使更复杂的多声道技术得以可能)和使用内存波表技术能降低成本,这些早有大量文章进行讨论,无须赘述。需要特别说明的有两点:一是为了在DOS下同ISA声卡兼容,创通公司制订了一个叫做SB-Link的接口标准,较新的主板上都有,买的时候不妨注意找一下。这玩艺儿到底怎么使用我也不懂(谁还会在这样的机型上用DOS呢),但有反正比没有好吧!二是声卡支持的3D标准,以前的SRS和Qsound其实都不能算作真正的3D标准,能实现3D声音定位技术的A3D(Aureal 3D)才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能支持它的声卡一般价格都比较贵,例如Monster Sound M80。现在 DVD驱动器已经随处可见了,到明年初,DVD是否能够成为标准配置呢?依我看还不行——主要是碟片供应跟不上来。很可能普通的CD-ROM仍然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虽然有“8倍速、4倍速就已经足够了”的说法,而且话也确实不错(我的6倍速三洋至今没发现不够用),但这纯属纸上谈兵,因为除了返修品,市面上早就没有这种速率的光驱出售了,全是24倍速以上的天下。想必到了这一代主流机型成熟的时候,它们仍然足以担当重任吧。以上配置的机型现在的售价约为 14000元左右,预计到明年初将降到万元以内。如果您急着要用,可以买个华硕P2B,将PII 266按100*3超频,17寸显示器换成15 寸的,再在内存和硬盘上省一省(反正将来可以再加),这样就能提前把价格压到万元以下,性能也相差不远。预测市场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或者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我曾与朋友进行过几次争论,在CPU和显示器上分歧尤大。希望这个预测能够为大家,特别是准备购机的朋友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